内蒙古扎赉特旗“数字化”为现代农业赋能增效

  • 来源内蒙古日报
  • 日期 2021-10-14 14:19:16

内蒙古日报兴安10月4日电 在兴安盟扎赉特旗五道河子村3000多亩旱作水稻秋收现场,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按照提前规划设定好的路径,自主进行收割作业。

“我家种了200多亩水稻,今年用了这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每个小时能收70亩,我家这片地3个多小时就能收完。”五道河子村种植户黄宇感慨地说。他现在自己成了农忙时节的“闲人”,从春种到秋收一切都是机械化,种地又快又高效。“我以前种70亩地,现在种了200多亩,收入翻了好几倍,当农民幸福感杠杠的。”

天上飞着无人机,手里操作着APP,和黄宇一样,如今在扎赉特旗,好多种了大半辈子地的农民从会种地升级到了“慧”种地 。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让大家解放了双手,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扎赉特旗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坚持数字赋能乡村发展,互通共享数据资源,推进传统农业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将“智慧”赋能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播种、田管到收获,从靠经验到看数据,实现了由传统农业“看天”向智慧农业看“屏幕”的转变。

在田间装上高清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不出门就能实时监测田间的墒情……在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像这样“科技范儿”十足的智慧农业更是随处可见。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研人员鲁啸正拿着手持作物康诊仪给水稻做“体检”。“它通过红外光谱反射来实时监测作物的长势,通过扫描手机上面就能显示作物的生长参数,就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给水稻施哪种肥料,还能预测出今年水稻的产量。”鲁啸说,目前扎赉特旗水稻监测面积达到60万亩,而这只是他们信息采集的一部分。

不远处,鲁啸的同事于晨阳正在用无人机进行信息采集。“我现在操作无人机来对作物进行全生育期的监测。”于晨阳说,现在整个遥感技术都已经“上星”,对于卫星来讲,监测60万亩地确实是“小菜一碟”。“我们通过天地空一体化的遥感技术,来提取它的一些有效数据,为农户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问题。”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18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年来,扎赉特旗累计投资15.5亿元,建成10万亩智慧农业示范区,利用产业园奖补资金4548万元,建成集“智慧大脑、智慧农场、农业专业实验室、溯源体系”于一体的数字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指导农业信息化经营,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

同时,依托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开展基础数据研究,推动农技与信息化融合,邀请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春江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等专家学者建立院士工作站,建设智慧农业研发中心、智慧农业研究示范基地、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基地、水稻全程数字化研究基地,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扎赉特旗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以上,年产绿色优质大米达30万吨,品质、品牌得到了显著提升,初步实现了全程数字化。(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商业前线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886 23 95@qq.com